子宫内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治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314/8744647.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中国行”锋芒初露,干货满满!

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10.28/10万,死亡率为1.9/10万[1]。为了更好地推动相关科室医生的子宫内膜癌综合诊疗水平,减少地域之间诊疗水平的差异,了解中国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和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状态,提高临床专家对于子宫内膜癌规范化治疗以及加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指导,帮助更多子宫内膜癌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生存,在先声药业的鼎力支持下,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硏究会于年4月-年12月开展“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中国行”系列活动,旨在推动规范子宫内膜癌临床诊疗路径,促进学科间学术沟通交流,提升国内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4月9日,“子宫内膜癌诊疗规范中国行”第一站——济南站在线上隆重召开。大会邀医院孔北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宋坤教授担任执行主席,还有多位大咖及中青年专家参会,围绕子宫内膜癌的规范诊疗,聚焦行业热点及前沿问题,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助力我国子宫内膜癌诊疗水平。

孔北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系列活动对于提升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子宫内膜癌中显示岀良好的疗效。恩沃利单抗是全球首个皮下给药PD-L1单抗,可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日新月异——免疫治疗

等多种治疗方法进展盘点

医院姜洁教授、医院陈爱平教授和医院曲芃芃教授担任第一部分的主持。

医院沈杨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术后辅助治疗及放射治疗进展”的演讲主题。沈杨教授强调放射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风险因素的评估是决定辅助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分子分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是目前发展方向。PORTEC-2研究[2]证实,外照射放射治疗(EBRT)是早期中-高风险内膜癌标准治疗方式;而GOG-研究[3]证明,单纯放疗是早期高风险内膜癌标准治疗方式;联合放化疗(EBRT+系统治疗)是Ⅲ期和/或浆液性癌重要的治疗方式。

医院李立安教授汇报了“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免疫药物治疗进展”。李立安教授指出,子宫内膜癌的TCGA基因分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传统治疗效果有限,免疫抑制剂为患者带来新希望;免疫单药和联合方案治疗子宫内膜癌均有较好的获益。从CN研究[4,5]来看,恩沃利单抗治疗MSI-H/dMMR实体瘤患者,在晚期结直肠癌(CRC)、晚期胃癌(GC)、其他实体瘤和所有人群中的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43.1%、55.6%、40.0%和44.7%,均在40%以上,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抗肿瘤疗效佳。

在实体瘤中子宫内膜癌MSI-H比率最高,约30%初治患者为MSI-H,13%-30%复发患者为MSI-H或dMMR,恩沃利单抗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二线及后线的标准治疗药物[6]。

山东第一医院王俊教授带来“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来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性管理”的主题分享。关于特殊人群筛查与基线检查方面,新版指南删除了“更换ICIs的患者”,同时将“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更换为“体力状态评分(PS)≥2的患者”;特殊人群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等,警惕胸腺瘤患者的严重*性,基线检查推荐中,增加“全面询问病史,包括肺纤维化、结核、新型冠状肺炎”。*性管理的原则是分级原则,激素启用需及时,虽然指南更新幅度较大,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临床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