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是一种影响10%-15%育龄妇女的多因素疾病,与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症有关,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微生物群失调是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吧!1案例1
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英文题目:Endometriosisinducesgutmicrobiotaalterationsinmice
发表杂志:HumanReproduction
影响因子:5.
发表时间:
研究概要:
◆免疫系统的紊乱在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和免疫细胞功能障碍,但还没有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来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改变肠道菌群。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子宫内膜组织诱导动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小鼠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和模拟组,在4个不同时间点处死,进行模型确认和粪便样本采集,然后进行16S扩增子测序(V3-V4)。◆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小鼠和模拟组小鼠肠道菌群具有相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在造模后42天检测到不同组成的肠道菌群,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厚壁菌/拟杆菌比率升高,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机体失调。双歧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益生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中也有增加。2案例2
中文题目:甲硝唑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肠道菌群的潜在作用
英文题目:Antibiotictherapywithmetronidazolereducesendometriosisdiseaseprogressioninmice:apotentialroleforgutmicrobiota
发表杂志:HumanReproduction
影响因子:5.
发表时间:
研究概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引起腹痛和不孕的慢性疾病,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都有显著的副作用,不能防止复发。我们对为什么有些妇女会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另一些则不会不是很清楚。
◆在本研究中小鼠通过移植子宫内膜碎片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然后用广谱抗生素(万古霉素、新霉素、甲硝唑和氨苄西林)或甲硝唑治疗小鼠(对照是水),治疗21天后收集粪便样本,同时分离出在位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同时用1ml无菌PBS冲洗腹膜收集腹腔液;然后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体积、重量及组织学特征;通过分别计数增殖标志物Ki-67和巨噬细胞标志物Iba1鉴定为阳性的细胞来评估病变的增殖和炎症。在健康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治疗组评估粪便细菌组成差异;并进行粪菌移植研究,将健康对照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粪便分别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观察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和炎症状态。
◆在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明显小于模型小鼠(水处理)小得多,增殖细胞也较少;此外,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小鼠,炎症反应(通过病变中的巨噬细胞标志物Iba1和腹膜液中的IL-1β,TNF-α,IL-6和TGF-β1测量)显著降低;在仅用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中,异位病变的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小鼠(水处理);在模型小鼠组(水处理)检测到类杆菌属,但在健康对照组和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治疗组未检测到类杆菌属;最后,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粪便口服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可以恢复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和炎症上调,相比之下,将健康小鼠的粪便口服灌胃到甲硝唑治疗的小鼠体内,则出现明显更小的病变。
3案例3中文题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病变急性期小鼠粪便细菌组成的影响英文题目:Effectofendometriosisonthefecalbacteriota